首页>初三>文章详情

中国人的敢说精神

作者:郭利航 2023-04-11

中国人的敢说精神

太原第十二中学贺泽宇

  随着国家反腐风暴愈演愈烈,许多曾秘而不宣的事情公之于众。渐渐我们看到一扇扇曾遮掩着大门被“轰”的拉开,光亮乘着清风弥漫在曾经躲躲闪闪遮遮掩掩的秘密里。我们突然发现:我们敢说,我们能说,我们必须要说!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拥有敢说精神的国家。无论是表达政治观点,表达个人见解,还是表现喜怒哀乐和内心情感,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从来不缺乏拥有浩然正气的敢说的有志之士。  从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碰撞就一直被写在历史的醒目位置。那时的思想家敢说并且敢于付诸行动——孔子周游列国传授自己的思想,“有教无类”开创教育业的先问;老子超脱物外的人生态度所富含的哲理如一颗明星闪烁在时空的上空;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又给后人留下多少对“和谐”的思考。在那个思想散发光芒的时代,只要你有完备的思想体系,正统的思想主张,只要你敢说,你就可以自成一派。  当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似乎敢说的精神在秦朝开始就被打击­­——秦朝的焚书坑儒让多少思想精华毁于一旦。百家争鸣时敢说的精神像受惊吓的孩子,原本活蹦乱跳,一朝之间变得畏首畏尾。虽然反抗从未间断,但中国人的敢说精神下,终于出现了顾虑。说话不再直来直去,必须绕一个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让我不禁想起薄伽丘《十日谈》里一个绿鹅的故事。一个父亲把自己的儿子一直放在一个从未有人到往的地方生活,直到儿子成年后父亲第一次将儿子领导城里,映入眼帘的繁华场面令儿子惊叹不已。这时,一个美女向父子二人走来,儿子问父亲;“这是什么?”父亲回答说:“这是绿鹅。”儿子听完直截了当的对父亲说:“我想把绿鹅带回家。”我认为在这个故事中,体现的正是一种毫不顾虑的敢说精神,也许这种敢说带着一些无知,但所折射出的正是人性中本真的直率。  古代皇帝身边一定有劝谏的大臣,就像李世民的“明镜”对李世民的重要性一样,自古以来有为的谏官一定是拥有敢说精神的人。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时代,敢说精神又有回到当初春秋时期的劲头。在不同的时代下,敢说精神的载体从古时思想家渴望用自己的思想治理国家到唐朝文人舞墨施展情怀形成一个跨度。初唐四杰,大小李杜,古文运动,这些闪烁着鲜明时代光辉的人和事都蕴含着中国人的敢说精神。  但与此同时,科举制的盛行却让“不敢说”渐渐渗透进历史的书页。当“不敢说”的气焰最为嚣张的时候,正值清朝的文字狱大肆横行的时候。人们都在害怕,生活在惶恐之中,不敢说不能说。渐渐人民开始麻木,外国侵略者入侵,人们不敢说,赔款割地也不敢说。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中国变得抽一鞭子才动一下,麻木不仁。”所幸的是,人们总会醒来,敢说的精神传承千年怎可能说断就断——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一大批敢说的中国人站了起来,敢说精神又活了!我们敢说,我们能说,我们必须要说!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他写下:“树枝想要撕裂天空,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人们把它们叫做星星,月亮。”有人寻找光明,有人不懈斗争,有人敢说敢做!龙应台的《野火集》烧遍了中国,在当今台湾严厉封锁下依然要说------《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幼稚园大学》笃笃揭开时代那些藏匿起来的疤痕。时代的发展中,敢说精神终于恢复生机,媒体在说,网民在说,街头小巷的街坊在说。我们终于明白,我们的敢说精神是进步的助力,只有说出来自己的想法才不至于被深海淹没。  我们终于看清曾经秘而不宣的事情背后的真相,我们敢说,我们能说,我们必须说!我们怎么能让自己心中的明灯熄灭?我们怎么能在顾虑中口三缄?我们怎么可以不说?【点评】本文不落俗套,将中国精神定位于“敢说精神”。体现了其人身问题的深刻性,文章从百家争鸣写到科举制度,以薄伽丘的《十日谈》写到顾城与龙应台,众多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事例紧扣“敢说”展开。说理充分独到。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