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一>文章详情

“红包”教育非长久之计

作者:林雨 2017-10-21

近年,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用微信红包的“新招”,激发学生的读书激情。这件事一报道就引发了网友热议。

诚然,想要让一群成年的大学生乖乖的听课其实不容易。就以近几年来发生的事件为例,许多大专的学生罢课,逃课的事件屡见不鲜,不少大专老师表示控制不住这群“度日子的野马。”因而,焦老师的用心良苦,为我们提供了教育新方法。不错,这种方法确实有效。在他的班级,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上课认真的同学发红包。但遗憾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我看来,“红包”教育并非长久之计。

首先,这样的教育模式,经费从哪里来?老师的工资本就不高,难不成是家里有矿?好,就算是学校,政府不惜血本实行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学生就会认真听老师讲课了吗?他们只会应付老师,应用各种手段。严重的话可能会因为这所谓的“红包”而走上不归路。

其次,读书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学生接受教育是法定义务。老师的工作是传授知识,学生听不听是自己的权利。讨好学生并不是老师的本职工作。这位焦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因为他是知识的传播者,他希望他的学生走入社会是有用之人而不是碌碌无为,游手好闲的无用之人。他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学校,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老师”这一神圣的职业。没考上大学怎么了,是大专怎么了,俗话说: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都是好猫。职业不分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学有所成,终有用人之地,终有容身之处。这种用“红包”来绑学生学习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再者,用“钱”引导孩子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变得物质化,使教育变了味。“红包”教育虽然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能满足他们今天,能满足明天吗?人的贪婪是没有限制的,他们只会变本加厉的去满足他们自己的私心,到时候又该如何?

否定“红包”教育,并不意味着反对。拿红包当奖励,行,但不能过于频繁。所以像焦老师这种的教育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