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一>文章详情

差生戴绿领巾

作者:赵晨曦 2023-04-11

前日,一则“差生戴绿领巾”的新闻引起了教育界的轰动,各种评论爆发式的出现,人们普遍都认为这是一种危害孩子心理健康的行为,给成绩差得孩子佩戴“绿领巾”无疑是不利用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会产生巨大的伤害。

(10月18日《华商报》)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

红领巾是国旗一角,是少先队员的象征,“绿领巾”怎么能与之相提并论?更何况,《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中并没有对“绿领巾”的规定,“佩戴绿领巾不符合全国少工委有关规定”,共青团中央早在2004就开始在全国查纠“变色红领巾”行为。

孩子的世界是彩色的、快乐的、流动的`,不是黑白色的、非此即彼的、固定不变的;孩子的成长固然需要学校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但不能假借教育的名义,简单粗暴地对他们进行分类和侮辱。给调皮的、学习不好的学生佩戴“绿领巾”,无异于给他们贴上“差生”、“后进生”的标签。这种荒唐的做法,不仅与“激励孩子成长”目的背道而驰,反而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类社会中也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按照现代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潜能、特质和特点,对孩子的评价指标和发展渠道应是多元的,动辄采用单一、僵化、呆板的标准,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只能见证教育方式方法误入歧途、教育思维“黔驴技穷”,在本质上讲,这是一种教育软暴力。

教育是一项事业,更是一门艺术。学校给“差生”佩戴上“绿领巾”,并且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老师就在班上点名批评,这种既缺乏人文精神、科学理性,又缺少教育艺术的“激励教育”,除了及早纠正,还需要深刻反思。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