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 zī ]
1.同“赀”
2.姓。
[ zǐ ]
说人坏话:~议。~毁。
详细释义
1. 訾 [zī]2. 訾 [zǐ]訾 [zī]〈动〉 衡量;计量 息耗减损通于不訾。——《淮南子·原道》訾功丈而知人数。——《吕氏春秋·知度》。注:“相也。”訾相其质,足以比成事,诚可立而授之。——《国语·齐语》 又如:訾粟(度量粟米);訾计(估量计算);訾相(衡量省视);訾省(计算、察核财物) 考虑;希求 心悁忿而不訾前后者,可亡也。——《韩非子》不訾重器,毋訾衣服成器。——《礼记·少仪》 又如:訾问(考虑、过问) 放纵 离纵而跂訾者也。——《荀子·非十二子》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于众。——《淮南子》〈名〉 通“赀”。钱财 家訾累数巨万矣。——《史记》以訾为骑郎。——《史记·张释之传》以訾助边。——《盐铁论·击之》 又如:訾用(资产财用);訾算(钱财数目。指买官的钱;用钱来计算);訾产(资产,财产) 古地名 [Zi,an ancient place name]。在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夏,四月,乙酉,单子取 訾。——《左传》 疾病 岁凶,庸人訾厉,多死丧。——《管子·入国》 又如:訾厉(疾病,灾害) 缺点 故子之所刺于礼者,亦非礼之訾也。——《礼记·檀弓下》 又如:訾缺(过错与缺失)
相关词语
訾议
窃訾
訾排
訾给
瑕訾
訾责
沮訾
訾黄
訾度
怨訾
中訾
訾厉
訾相
謷訾
更多
翻译
criticize; defects; bad-m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