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当前位置/ 首页/ 字典/ 正文

拼音
笔划
3
五笔
BBBB
五行
繁体
旧字体
部首
基本释义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3.动物的卵:鱼~。蚕~。 4.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棋~儿。 6.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14.姓。
详细释义
1. 子 [zì]2. 子 [zǐ]子 [zì]〈助〉 构词后缀。 加在名词后。如:房子;车子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如;胖子;瘦子;垫子 个别量词后缀 另见 zǐ子 [zǐ]〈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同本义 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子,子息。——《广韵》居然生子。——《诗·大雅·生民》子也者,亲之后也。——《礼记·哀公问》子者,父之合也。——《春秋繁露基义》子者,父之阴也。——《汉书·杜钦传》干、 越、 夷、 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又有子存焉。 又 又孙又生子。子墨衰绖。(晋襄公的丧服都染成黑色。子,指晋襄公。墨,动词,染黑。衰,通縗,丧服,粗麻布做成。绖,头巾和腰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子党(儿女辈);子道(儿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子姓(泛指子孙,后辈);子辈(儿
相关词语
影子 沙子 个子 金子 房子 屋子 太子 日子 点子 对子 杏子 梅子 蚊子 格子 更多
反义词
女 母 父
翻译
Viscount, fourth of five orders of nobility 五等爵位; (noun suffix); 1st earthly branch:11 p.m.-1 a.m.,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