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 xǔ ]
1.应允,认可:~可。允~。特~。
2.承认其优点:赞~。嘉~。
3.预先答应给与:~诺。
4.女方接受男方求亲:~配。~嫁。以身相~。
5.或者,可能:也~。或~。
6.处,地方:何~人。
7.表示约略估计的词:几~。少~。
8.这样:如~。
9.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
10.姓。
[ hǔ ]
1.〔~~〕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
2.(許)
详细释义
1. 许 [xǔ]许 [xǔ]〈动〉 (形声。从言,午声。本义:应允,许可) 同本义 许,听也。——《说文》。按,听从其言也。王子许。——《吕氏春秋·首时》。注:“诺也。”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某]知公大贤,许我伐无道之君如何?——《武王伐纣平话》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书·金滕》杂然相许。——《列子·汤问》其许寡人。——《战国策·魏策》不可不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特许;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准许;默许;许认(同意,承认);许肯(应允);许允(答应) 同意,赞同 每自比于管仲、 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事先答应给予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把我二姨儿许给皇粮庄头张家,指腹为婚。——《红楼梦》 又如:许香愿(对神佛有所祈求时,提出事后给予的某种酬谢);许人(应允与人);许字(许配,许婚,许嫁。都指允婚) 期望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 陆游《书愤》 又如:许身(立志,自我期许) 相信 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赵岐注:“许,
相关词语
许久
少许
也许
自许
不许
或许
许多
许愿
许可
稍许
容许
允许
许配
准许
更多
翻译
betroth; promise; allow, per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