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石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 白居易诗选
全诗注释
翻译白话
全诗赏析
诗写于宝历二年(826),作者时在苏州。这是一首咏物诗,写太湖石,诗人将石头人格化、人性化,强调其与石头的缘分,诗写得既有情致,又有理趣。
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岩浆喷发,岩浆冷凝后形成带有气孔的流纹岩,沉入古太湖,碧波万顷的太湖水给予其无尽的钟秀灵气,造就了石之精品。太湖石的四大特点是瘦、漏、透、皱,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而太湖石真正广泛应用于园林则是在元代。明清两朝,太湖石就更为达官贵人们赏识,成为私家花园中重要的景观。苏州园林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太湖石的点缀,狮子林荟萃了太湖石的精华,其以太湖石砌成的姿态各异、形状奇怪的假山更是闻名天下。
白居易时太湖石的观赏价值还不为世人所认识。诗的起笔便写石头既怪又丑,无人识货,不懂欣赏,更不懂其审美价值,而唯恐避之不及。可是,诗人获此丑石,则有喜从天降的喜出望外。说明白氏具有超人的鉴赏眼光。《唐诗镜》评曰:“白乐天于水石之趣,言之津津,知其中于膏肓深矣。”赏石之风气兴于中唐,白氏可算是最早的“石痴”之一也。他还有《太湖石》等诗。
诗人咏石,弦外之音中也含有识人的喻意。后八句是议论,将人引向咏石之外的思考。“人皆有所好,物
作者介绍
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