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 正文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并序(选四)·(其九)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
欢然乐其志,有以忘饥寒。
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贤。
衣食幸相属,胡为不自安。
况兹清渭曲,居处安且闲。
榆柳百余树,茅茨十数间。
寒负檐下日,热濯涧底泉。
日出犹未起,日入已复眠。
西风满村
  • 白居易诗选

全诗注释

余退居渭上2,杜门不出,时属多雨,无以自娱。会家酝新熟,雨中独饮,往往酣醉,终日不醒。懒放之心,弥觉自得,故得于此而有以忘于彼者。因咏陶渊明诗,适与意会。遂效其体,成十六篇。醉中狂言,醒辄自哂3;然知我者,亦无隐焉。 1 此组诗作于元和八年(813),时诗人丁忧在下邽。效陶潜体诗:即模仿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写成的组诗。诗中描写了诗人饮酒、读书、作诗、弹琴的悠闲生活,讨论了关于人生、生命与命运等重大哲学问题,反映了白居易此在的思想与精神状态。陶潜体:模仿陶潜的诗风,开创于江淹,唐人中王维、韦应物等多仿作,而将陶诗称作一种“体”,并以组诗之规模拟和的,似始于白居易,二百多年后苏轼和陶诗多至一百二十首。 2 渭上:白居易陕西渭南人,故乡下邽,在渭水北岸。 3 哂(shěn):哂笑,嘲笑,讥笑。 组诗前的小序,告诉读者这十六首和诗产生的背景。这是在“无以自娱”的情况下“适与意会”的产物,这是“醒辄自哂”的“醉中狂言”,这是对于“知我者”而“无隐”的苦诉衷肠。此时丁忧期过,早已“服除”,然却迟迟不为朝召回。诗人在闲居无聊之际,诵陶诗而“适与意会”。他想以陶渊明式的“诗酒自慰”,以

翻译白话

全诗赏析

白居易效陶体十六首中,最是这第九首惟妙惟肖。陶诗《归田园居》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白诗效如:“榆柳百余树,茅茨十数间”,“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陶诗《饮酒》之五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白诗效如:“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时倾一壶酒,坐望东南山。”纯粹是从语言到写法到所写内容,属于学舌性质的“高仿”,如同临帖的“描红”。白居易在此诗中自比孔子的两个得意弟子原宪与颜回,认为自己差不多就是颜与原了。然其所大为愧色的是“德不及先贤”,而“衣食幸相属”。白居易以官身隐退丁忧,过着衣食无忧的优裕生活,而自比颜渊原宪,也自比陶潜,岂不可笑哉? 细检《白居易集》,其退居渭上的作品当不下百首。半数以上是效仿陶渊明旷达的。白居易之效陶,徒得其“诗酒自慰”的形式而已。白氏早年任尉时便有“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官舍小亭闲望》)的唱咏,然其并非真想如陶与仕宦彻底告别,而止于精神的诗酒洒脱也。像《效陶体诗》十六首与《归田诗》三首等,得其形似。虽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京ICP备17003845号-3 Copyright @ 2019.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