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唐生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岐。
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
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
太尉击贼日,尚书叱盗时。
大夫死凶寇,谏议谪蛮夷。
每见如此事,声发涕辄随。
往往闻其风,俗士犹或非。
怜君头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
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
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
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
药良气味苦,琴澹音声稀。
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
人竟无奈何,呼作狂男儿。
每逢群盗息,或遇云雾披。
但自高声歌,庶几天听卑。
歌哭虽异名,所感则同归。
寄君三十章,与君为哭词。
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
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
太尉击贼日,尚书叱盗时。
大夫死凶寇,谏议谪蛮夷。
每见如此事,声发涕辄随。
往往闻其风,俗士犹或非。
怜君头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
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
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
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
药良气味苦,琴澹音声稀。
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
人竟无奈何,呼作狂男儿。
每逢群盗息,或遇云雾披。
但自高声歌,庶几天听卑。
歌哭虽异名,所感则同归。
寄君三十章,与君为哭词。
- 白居易诗选
全诗注释
1 唐生:唐衢,唐朝穆宗时人,屡应进士试不第。其所作诗,意多伤感,而见人诗文有所悲叹者,读后必哭。酒酣言事,每每失声大哭。故而时人称唐衢善哭。事见《唐国史补》《旧唐书·唐衢传》。后用为伤时失意之典。
翻译白话
全诗赏析
白居易元和五年(810)五月五日,改官京兆府户曹参军,诗约写于此后不久。
元和四年(809),唐宪宗任宦官头目吐突承璀为招讨使,白居易上疏《论承璀职名状》极力反对,说宪宗是“自损圣明”,当“取笑于万代之后”。《旧唐书·白居易传》载,白居易“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幸亏李绛从中化解,说白居易“非轻言也”,乃因对陛下的忠诚,以“酬陛下特力拔擢耳”,白居易这才逃过了一劫。然,不久改官京兆府户曹参军,仍充翰林学士。从品级上看,左拾遗从八品上,而京兆府高级幕僚,正八品下,似还略略有点升格,可却是个闲散职务,已非“侍臣”,应该说这是白居易政治生涯中所受到的第一次打击。就在这种情况下,白居易写下了此诗。看来白居易还真是个牛脾气,虽遭打击,然无所畏惧,心中有气,借寄抒发,表现出刚正忠义而敢言直谏的精神。
《寄唐生》诗写了两个人,一是唐生,一是诗人自己。前半部分写唐生,后半部分写自己。唐生是个善哭者,作者是个善歌者。二人都是正直的志士,都可谓勇敢的斗士。因为共同的心怀忠义而不满弊政的思想基础,故二人交谊深厚。
作者介绍
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