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当前位置/ 首页/ 成语/ 正文

脱胎换骨
[tuō tāi huàn gǔ]
基本释义
[ tuō tāi huàn gǔ ] 原为道教修炼用语。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铅(一作饴)。” 后比喻重新做人。
详细释义
【解释】: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出自】: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示例】: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是~,神爽体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出处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示例
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是~,神爽体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近义词
换骨夺胎 洗心革面 洗手不干 换骨脱胎
反义词
执迷不悟 本性难移 旧瓶新酒 死不改悔 顽固不化
翻译
to turn over a new leaf; to create from other material (story, artwork etc); to shed ones mortal bod

友情链接: 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教育考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信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冀ICP备2021019811号 Copyright @ 2021. kxl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